设为首页         

资讯内容 Content

普通肝素而非低分子量肝素抗凝治疗与高钾血症密切相关
UFH, Not LMWH, Anticoagulation Linked with Hyperkalemia
国际循环网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编辑:国际循环网 时间:2006/1/20 0:00:00 关键字:抗凝 高钾血症 

    西班牙的一项结果提示,接受普通肝素(随后应用口服抗凝药)治疗的深静脉血栓患者出现高钾血症的危险大于接受低分子量肝素治疗的患者。

    E Rocha(西班牙Navarra大学医院)及其同事指出:“已知高钾血症是应用普通肝素和低分子量肝素治疗期间的一种实验室检验异常。” 然而,“还不清楚普通肝素与不同的低分子量肝素对高钾血症的危险是否有相似的影响。”

    为了更深入的研究这一问题,该组研究人员分析了215例深静脉血栓患者的血钾水平,受试者的治疗方案为,普通肝素治疗7天,随后应用口服抗凝药(n=104)治疗,或者是应用低分子量肝素, 贝米肝素以115 IU/kg/d的剂量治疗10天,随后以贝米肝素3500 IU/d治疗(n=111)。
 
    在治疗开始前、治疗的第7天、14天和84天分别测定了受试者的血钾水平。 Rocha等在《血栓与止血》(Thrombosis and Haemostasis)杂志上报告说,两组在治疗第7天、14天和84天时的平均血钾水平没有显著性差异。然而,与基线值相比,抗凝治疗7天后两组的平均血钾水平升高。
 
    总的来说,与接受低分子量肝素组相比,接受普通肝素治疗患者发生高钾血症(血钾浓度> 5.5 mmol/L)明显较多,两组分别为4例和0例,所有的病例均出现在普通肝素加口服抗凝药治疗的前14天以内。
 
    该研究组建议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来评价其它低分子量肝素对血钾水平的影响,他们总结说:“贝米肝素治疗后出现临床相关高钾血症的危险看来非常低,低于普通肝素治疗。” “如果没有发生高钾血症的其他危险因素,那么对贝米肝素治疗患者进行常规的血钾监测似乎是没有必要的。”

注册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国际循环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发表评论需登陆

点击排行 Top Hits

 
关于本站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站长邮箱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国际循环 版权所有  2008-2025 icirculat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